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课题研究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16-09-02 阅读 : 3793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时空观念: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 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2. 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3. 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   

4. 能够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5.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1. 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2. 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3. 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4. 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历史理解: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1. 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   

2. 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   

3.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   

4. 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建构历史叙述。   

5. 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1. 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2. 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 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4. 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历史价值观: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1. 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作出的主观评判。   

2. 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   

3. 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
快速导航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0595-86985220 

五里桥校区:南安市水头镇五里桥大道158号

滨海校区   :南安市水头镇滨溪路18号

© 2024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01011号-1

联系我们:0595-86985220 

五里桥校区:南安市水头镇五里桥大道158号

滨海校区   :南安市水头镇滨溪路18号

© 2024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010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