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论文
让课堂闪耀价值的光芒——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让课堂闪耀价值的光芒
——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的重要形成期,作为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师应当践行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任教经验,谈谈该课程教学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4版)中明确指出:“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究其主旨,就在于促进初中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也必然承担着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荣使命,它的渗透符合该门学科的基本特点,也符合当今社会的思想潮流。当前,最重要的是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深刻地意识到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并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途径和方法。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彰显社会主义社会强大正能量,都具有深远意义。
一方面,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的,能够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引导作用。我们知道,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黄金时期”,同时也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接触鱼龙混杂的社会,但由于过于感性、分辨能力差,加上思想不成熟,导致容易随波逐流,甚至染上一些恶习,形成扭曲的人格,此时就迫切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正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主流价值观念,这正是初中学生最应该树立和学习的内容。
另一方面,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素质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客观要求。现阶段,我国的素质教育正在扎实地推进,其所倡导的“以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为主”、“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都包含了品德教育,充分证明了现代教育对学生品德教育和人格塑造的重视。初中思想品德作为最适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学科,理应在教学中加以引入和渗透,这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赋予的一项艰巨使命,对初中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的重点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着重坚持以下几个重点:一要加强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引导他们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个人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而不断成长;二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明白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三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增强国家认同,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四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五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六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网络沉迷或受到不良影响,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
(一)努力挖掘教材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
事实上,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中包含着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只是它们一部分是显性的,一部分是隐性的,需要教师慧眼识珠,充分挖掘其中的精髓,并加以提炼,以融入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教学当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的过程中,应当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课堂教学当中,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品德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学会拒绝”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应当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深刻领悟该课程的要旨;其次,要查找相关资料,找出近期社会上或者身边出现的因受不了诱惑导致出现“惨剧”的相关案例;最后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挖掘教材中与其相契合的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抵制不良诱惑做文明中学生”这一教学主题,以“初中生醉酒被诱吸毒后遭强奸”这一近期发生的案例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先了解一些社会中常见却又不太在意的“诱惑”,接着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可能面对过的诱惑经历以及拒绝方式,或者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讨论当时情景下应当采取怎样的拒绝方式对自己最有利,最后,教师应当做出最终总结,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诚信”、“友善”等内容教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做一个文明中学生。通过这样交融式的渗透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警惕意识,与陌生人保持一定距离,同时,也在无形中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道德引导作用。
(二)积极引导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领悟核心价值观
笔者认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并不一定是单方面的教师渗透,也可以是巧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寻找并主动吸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提出问题,也要求学生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否则其效果可能并不理想。比如在进行“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这一单元中“法不可违”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法不可违”中包含着怎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不难发现,这是一种直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方式,要想成功渗透,不仅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很快,有学生回答出:“法不可违”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即“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也有学生回答:“法不可违”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这一主要内容,旨在教育我们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的信仰和精神……”通过这样一轮一轮的回答,其他学生也认真聆听并拍手称好,这样全体学生也就接受了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洗礼,无意间收获了许多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念。
(三)增加综合实践活动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初中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具体说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要注意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吸收和消化,培养良好的品格,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在教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内容时,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历史资源,组织学生到学校所在地的名人故居、博物馆或者纪念馆去参观,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之根,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激发他们的爱国爱民之热情,并立志要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也许会有人认为这些活动过于简单,但实际上它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这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四)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品德课的全过程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抓每一堂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各环节,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遵循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生活、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时,与班主任共同引导广大家长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思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做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仍然任重道远。初中思想品德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更加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真正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知识学习的同时,更鲜明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卢善郁.思想品德教学实效策略探究[J];黑河学刊.2011年08期;
[2] 郭碧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中的运用[J]. 读写算,2014(21);
[3] 杨瑞敏.让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新课程同行[J];新课程(教研);2011年02期;
[4] 罗文平.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 课堂内外,2014(10)
(南星中学:江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