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论文
如何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焕发魅力
如何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焕发魅力
作者:王培锦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
【摘要】物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有效的实验教学,相比过去而言,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
学科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如何加强实验教学,让其换发应有的魅力,值得广大物理教师深思。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观察探究
物理学习始于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想象,更没有真像。观察是打开物理知识的一扇大门,只有对物理现象进行缜密的观察和思考,才能形成形象思维,进而加深对原理和规律的认知。而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和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验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着重要的篇幅,可以说,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角,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来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想方设法让之换发魅力。
一、让学生亲历实验探究的过程
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多数情况下是教师讲解和演示,学生负责听、写、记,教师是整个实验的主体,学生学习比较被动。这与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以及以往物理实验教学设备短缺 有关。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及义务均衡教育的发展,多数学校的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作为物理教师要积极改变观念,让学生成为实验的助人,教师只是辅助学生完成实验探究。这样学生在亲身体验探究过程中能够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对学习的兴趣和理解程度,自身 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培养。通过反复的实验,慢慢纠正错误,体会成功的同时掌握了物理知识。所以,只有让学生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在针对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才能让实验教学 真正吸引住学生。例如在关于“摩檫力”教学中,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于摩檫力这一物理现象都有一定的认识,教师教学中完全利用学生记忆中的物理现象开 展实验活动,这样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拔河比赛活动,让一个穿滑轮的“大力士”和一个穿运动鞋的“弱女子”比赛,看看谁 胜谁负,感受摩檫力存在的同时再引入摩檫力知识,然后,准备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玻璃板、木板等等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积极思考和归纳摩擦力 的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通过探究学生可以自己总结出“摩檫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这个物理原理。
二、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多样化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改变以往单调的形式,将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效地搭配,灵活地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可以采取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的方式,也可以在导 入新课时采取实验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师生一起制定演示方案,来对物理概念进行探究。例如在“固体(晶体)的熔化”教学中,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让学生观察冰水混合 物加热时冰的熔解情况和温度变化情况,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当学生观察到冰熔解时温度计示数不变熔解后温度才会升高时,就会与以往的经验常识发生抵触,教师再通过实验讲解,就 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纠正认识,知道“在溶解时吸收了热量但是温度却保持不变的固体(晶体)的熔化特征。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的空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布置“动手动脑学物理”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课外时间利用身边物品制造望远镜、“小孔成像实验”设计验证大气压的实验等等,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此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还要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将实物演示和计算机辅助结合起来,发挥多媒体感官刺激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电路”教学中,电源知识比较抽象,且学生直接动手操作比较危险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就应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些图片、照片、录像、 Flash动画演示等,帮助学生去理解电路原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发整合物理实验课程资源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充足的课程资源不管是在设计环节,还是在实施和评价环节,都需要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了让物理实验教学换发魅力,我们不仅要合理使用学校已有的课程资源,还有必要去开发和整合一切有利于物理实验教学的课程资源。首先,物理教师要灵活使用实验器材,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对于旧的器材可以适当改造利用。例如在学习“二力平衡”时,所计划的实验设备是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但是由于木块与桌面的摩擦较大这样不利于得出比较明确的实验结果,物理教师可以将木块换成或者改装成可以滚动的小车,学生观察会更形象,并且实验结果也会更准确。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弥补中学物理实验器材的欠缺,物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实验器材,诸如望远镜、温度计、酒精灯等,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激发了学生的操作意识,学生会更有兴趣去完成实验。例如在“压力压强”教学中,可以使常用的纸杯,将纸杯放在地上让学生用脚踩上去能保证纸杯不被压坏。学生就会一起讨论,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最后,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通源,让学生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感受物理气息,时常抱着这样一种态度“能否利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进行作为物理实验的课程资源”。比如在探究“声音”特性时,可以使用尺子或者梳子等物品,再如利用一盆水、一块玻璃和一个透镜就可以研究光的色散和凸透镜对光线作用,使得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学生的兴趣也自然高涨。总之,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离开了实验,物理就失去了生气。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还处于课改的关键时期,物理教师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现实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让物理实验教学散发其应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