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历史跨学科作业,构建素养培育新生态

南星新闻

解锁历史跨学科作业,构建素养培育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5-18 发布者:南星中学 文章来源:微信转载 阅读 : 29

2025年5月14日,南星中学在泉州市教学开放周期间,由校专职副书记、福建省学科带头人郑振隆主讲《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历史跨学科作业设计探析》专题讲座,带来一场关于“双减”背景下历史教学创新的深度思考。


政策驱动:跨学科作业的时代必然性

郑副书记指出“双减”政策要求作业“体现素质教育导向”,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明确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强调跨学科作业是打破“学科孤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关键举措。



育人价值:重构作业设计的核心逻辑

讲座从三方面解析跨学科作业的育人意义: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学习革命,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构建知识,实现从“被动刷题”到“主动探索”的转变。跨学科作业是核心素养的具象化载体,为抽象素养提供实践场景。在“双减”背景下,通过学科融合减少机械作业,以艺术创作、项目式学习等整合多学科知识,实现“减量”与“增质”平衡。


实践框架:跨学科作业的设计密码

跨学科作业设计以历史学科为核心,融合四大特征与原则:四大本质特征凸显历史主导性,以真实情境为载体,通过“跨学科任务包”实现素养融合,并提供分层作业适配不同能力。四大设计原则强调坚守历史核心,联结生活实践,设置“必做+选做”分层任务,依据认知水平控制难度,确保科学性与实效性。整体框架以“学科融合”与“素养落地”为导向,构建结构化作业设计体系。


问题破解:跨越设计误区的四大策略

针对跨学科作业主题松散、目标模糊等问题,郑副书记提出矫正方案:主题统摄法以明确主题串联多学科任务,整合地理考证、文献分析,避免“学科拼凑”。目标三要素法用“工具+过程+标准”细化目标,增强可操作性。问题链深化法设计递进问题,引导思维深入。多元评价量规引入学生、历史教师、跨学科教师共同评价,以星级量表考核核心素养与协作能力,替代单一分数评价。方案聚焦结构化设计,助力跨学科作业从表层融合迈向深度育人。



结语:打造有温度的历史作业新样态

郑副书记在总结中强调,跨学科作业设计应是“有灵魂的融合”——以历史学科为根,以核心素养为魂,以真实生活为源。此次讲座为老师们打开了“作业即课程”的新视野,历史组将继续探索“减负增效”的实践路径,让历史作业成为学生观察世界的“多棱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撰稿:历史组   初审:陈晴梅

复审:林夏蓉  终审:郑振隆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
快速导航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0595-86985220 

五里桥校区:南安市水头镇五里桥大道158号

滨海校区   :南安市水头镇滨溪路18号

© 2024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01011号-1

联系我们:0595-86985220 

五里桥校区:南安市水头镇五里桥大道158号

滨海校区   :南安市水头镇滨溪路18号

© 2024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010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