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贯彻生态教育理念

教研论文

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贯彻生态教育理念

发布时间:2015-09-30 阅读 : 3622

作者论文(专著)题目刊名出版时间(期数)刊号或书号
庄惠敏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贯彻生态教育理念读与写2015年第23期CN51-1650/G4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贯彻生态教育理念,对青年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意义重大。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生态教育;理念
1生态教育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提出,四位一体,这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又一创新理念,必将对转变工业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价值观念、生活理念、正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民生关系、当前与未来关系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2生态教育的尝试
 2.1生态教育与教材相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已经渗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吃透《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深人钻研教材,分析时政热点,建构生态文明教育的框架,使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和价值观上得以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例如,在《经济生活》模块“消费及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教学中,可以着重让学生理解:我们必须转变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追求健康的消费方式,摈弃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观念。在进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内容的教学时,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上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讲解、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要以尊重生态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产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同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向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增长简单地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念转变。生态文明致力构建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2.2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3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而传统教法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轻学生、重教法轻学法、重说教轻情感激发、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等局限性和缺陷,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变说教式为情感激发式教法的运用,根据教材主旨,设置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探究,这一方法使整个课堂教学在情境所营造的清新氛围下进行,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是变封闭式教法为开放式教法,立足于国际国内的环境和生态问题,通过座谈会、专题讲座和报告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实现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声图电导学法:声图电导学法是变单一性教法为综合性教法;变单向式为多向式教法的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广泛运用政治课教学,通过运用图片、电视、录音、幻灯、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围绕教材重点、难点,结合国内外正在发生生态破坏或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事实,让生动的声图电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学生在积极思维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觉悟。 
2.3
综合实践活动课 
    21
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一轮课改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共同归为“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列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高中研究型课程(初中称为探究型课程)的开设,不仅为政治课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课堂走向社会提供了课时的保证,而且为课堂质量改进注人了强大的活力。 在具体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还应该注重利用本地乡土资源,从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环境问题3个方面,选取学生身边的环境教育问题为话题,逐步开发高中阶段探究性实践活动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比如,笔者针对所在徐州地区新近开发建设的坑口环保电厂这一项目,组织广大学生展开能源发展与环保相关调查,最终,通过一次次细致的走访、一组组生动的数据,学生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判断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这些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使广大同学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而且激励他们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更重要的是,广大同学在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徜徉于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加强了热爱家乡、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注家乡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结语

贯彻生态教育理念意义重大。充分利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依据新课程改革赋予的使命,切实贯彻生态教育理念,为学生终身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本文刊于《读与写》  201512月(上)第12卷第 23期,第43-44页)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6721578  国内统一刊号 CN511650/G4

国内邮发代号:62--230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
快速导航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0595-86985220 

五里桥校区:南安市水头镇五里桥大道158号

滨海校区   :南安市水头镇滨溪路18号

© 2024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01011号-1

联系我们:0595-86985220 

五里桥校区:南安市水头镇五里桥大道158号

滨海校区   :南安市水头镇滨溪路18号

© 2024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010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