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爱的星火燎原者”

教研论文

做一名“爱的星火燎原者”

发布时间:2017-11-03 阅读 : 3288

2017年11月发表于《教育》 国内刊号 CN50-9238/G

做一名“爱的星火燎原者”

蔡淑端

南安市南星中学,福建南安 362342

摘要:“最美教师”们用辛劳的付出和无悔的坚守诠释熠熠闪光的师德,只为不负薪火相传和以德树人的时代使命。作为班主任,我们也要做一名“爱的星火燎原者”。教育最有效的手段是爱的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善待每一位学生,要诚恳面对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和信心,用爱心去带领他们每天进步。

关键词:最美教师;班主任;爱的教育

2017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了首届“最美教师”寻访活动。寻访活动历时半年,经过宣传动员、遴选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选、公示等环节,最终产生10名“最美教师”和20名“最美教师提名奖”人选。寻访活动得到河仁慈善基金会和省总工会的大力支持,基金会安排50万元对“最美教师”和“最美教师”获得者予以奖励,省总工会对10名“最美教师”同时授予“最美劳动者”称号......

学习“最美教师”的先进事迹,我深深地以为最美的教师是一本充满内涵与诗意的书籍,吸引学生阅读,影响他们的人生;是一座照亮方向的灯塔,帮助迷途的孩子走向光明;是充满智慧和温情的生命守护者,指引对人生失去信心的孩子获得重生。做一名“爱的星火燎原者”,让更多人倾心融入,为孩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这是所有最美教师们矢志不渝的追求!学生说,遇见他们是幸运;学校说,拥有他们是骄傲。他们用辛劳的付出和无悔的坚守诠释熠熠闪光的师德,只为不负薪火相传和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

    俗话说:“水的状态取决于水的温度,人的状态取决于人心里的温度。”数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认识到:教育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培养最优秀的人,还在于培养天天有进步的人。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用心创建和谐、有生命力的班集体,促使学生天天进步、全面发展。“最美教师”们对待学生的“温度”是星火,是点燃新希望的火把!班主任也要做一名“爱的星火燎原者”。

在学校里,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大集体里面。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班集体可以成为一个成长的熔炉;混乱和风气不正的班级可以成为一个染缸。所以生活在什么样的集体里,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甚至能影响他们一生。新时期的班集体应该是一个和谐、有生命力的班集体。和谐、有生命力的班集体是一种民主公平、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班级。建设好班集体对于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对于班主任的工作、乃至学校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一项艰巨复杂、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级,就一定要用心,用爱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每位班主任都应该要有五个心: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宽容心。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动之以情,唤回学生的自尊心;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导之以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持之以恒,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真爱是不求回报的,但什么时候都会获得回报。学生们的表现会是你付出真爱所获得的惊喜。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常常体现在细节上,如平时走进学生宿舍嘘寒问暖,给生病的学生递杯热水,煮碗热面;给无意犯错的学生拍拍背,摸摸头,鼓励鼓励;给过生日的学生送上祝词;给有所进步的学生发点奖品,这些点点滴滴都是关爱。

爱不等于放纵、护短和迁就,而是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爱象种子有播种期有收获期,有一份付出就有十份的收获。学生一旦被真情感动,也一定会产生感动别人的力量。这就是爱的感染力。教育最有效的手段是爱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分发挥爱的教育功能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它一旦被教师所掌握,就会化为一种神奇的力量,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因此我们一定要用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让爱一直围绕在他们身边。在我们的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学习差,品德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容易被老师所忽视,其实他们更需要老师的爱心和帮助。因为这些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生,他们每天面对的是老师父母的指责,同学们的奚落,学习的烦恼等等。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善待后进生,要诚恳面对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和信心,用爱心去带领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

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心的教育。让我们所有教师、班主任们都用爱的教育去影响每个学生,做“爱的星火燎原者”,让薪火相传,让我们共同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宋纯宝,陈凤英.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交流的方法[J].现代教育科学. 2009(08)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
快速导航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0595-86985220 

五里桥校区:南安市水头镇五里桥大道158号

滨海校区   :南安市水头镇滨溪路18号

© 2024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01011号-1

联系我们:0595-86985220 

五里桥校区:南安市水头镇五里桥大道158号

滨海校区   :南安市水头镇滨溪路18号

© 2024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010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