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论文
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初探
作者 | 论文(专著)题目 | 刊名 | 出版时间(期数) | 刊号或书号 |
郑万安 | 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初探 | 教研周刊 | 2017年8月 | CN44-0088 |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部门对于信息
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
深入发展,使得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教育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设计与应用微课视频,借助现代化
的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能够向学生展示信息技术
的魅力,也能够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正视微课在信息技术
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努力开发创新的应用手段,解决低效的微课
应用问题,才能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健康发展。
一、信息技术微课设计和应用的问题分析
(一)信息技术徽课视频的设计问题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资源,需要教师做好
微课的教学设计工作。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微课视频
的教学设计存在较大的问题。微课视频设计新颖性不足,教师
的教学理念不能突出,无法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在设计微课
资源时,很多教师没有将微课视频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有机结
合在一起。微课视频中的教学内容组织性不强,较为零散。
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有效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微课视
频也因此缺少核心,学生在利用微课视频学习信息技术时,没
有办法通过观看徴课视频快速解决个人信息技术学习问题,达
到学习目标。过于大众化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微课在信息技木
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二)信息技术微课视频内容选择问题
微课视频的内容选择,是利用徽课组织信息技术教学的关
键点。微课内容的选择存在诸多问题,选择的内容范围过大
复杂性强是主要问题。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课本中的
内容较为繁杂,学生需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快速掌握重点
内容与难点内容,于课堂中解决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难题。面
对庞杂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部分教师无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让所有学生掌握重点知识,解决难点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有
效性。同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多数教师认为,在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讲的越多,学生掌握得就越多,能力提高
得越多,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在微课内容的选
择上,教师仍然坚持以量取胜的原则,影响了微课资源在信息
技术课堂中积极作用的发挥。
(三)信息技术微课视频时间分配问题
教学思想的落后以及微课教学设计与内容选择方面存在的
问题,使得微课教学时间的分配出现不合理的状况。教师为了
快速完成个人教学任务,力求课堂结构的完整性,会为了生塞
信息技术知识而拖堂。微课资源的播放占用大量的时间,在无
形中减少了学生自主思考时间与自主操作时间,影响了信息技
术课堂整体教学成效。这样的时间分配方式,使得微课在信息
技术教学中效用效果不佳,不符合微课应用的初衷。
二、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方法
(一)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求,选择不同的微课类型
第一,选择符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微课类型。微课教学
资源的发展,使得微课的种类越来越多。从普遍意义来讲,微
课涉及到讲授性的微课、问答性微课、启发性微课、讨论性微
课、演示性微课、实验性微课、自主学习性微课等等。结合微
课的这些类型,可以发现大多数微课资源造合学生课后自主学
习。然而微课的分类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用开放的思想看待
微课资源,从中选择适合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微课类型。比如
针对信息技术操作性强与练习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演示
类微课与练习类微课作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应用重点。除此
之外,教室还要考虑到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环节与微课的功能
去选择最适合课堂所用的微课类型。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课前预
习类的微课、新课导人环节应用的微课、理解知识的微课,课
堂总结的微课。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特点出发,选择最适合
学生学习需求的微课,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信息技术,完成
技能练习,归纳学学科知识,有助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二,选择符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微课类型。信息技术
学科有其特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有个性化的表现。信息技
术课堂在理论知识讲解方面涉及到新授课与复习课这两种类型,
还实践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作品制作以及作品赏析课等不同的
类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每一节信息技术课堂都需要
微课资源的支持。教师的讲解与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的
主体部分,明确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地位,避免重复讲解,
扰乱课堂教学秩序,需要教师关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对微课资
源的真实需求。
第三,实践性信息技术知识讲解对微课资源的需求。所谓
新授课,就是要帮助学生构建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引导学
生主动探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探究新
知识。如果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中反复利用微课资源去讲解每一
个知识点,示范每一种操作,会影响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加强
学生对微课资源的依赖。在实践类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
以将微课视为学生个人拓展的理想资源,让水平高的学生拓展
一些课外内容,让水平低的学生完成课内学习,让每一位学生
都在课堂中“吃得饱”、“吃得好”,这样的微课资源应用行为才
是有目的、有作用的。
第四,作品制作课对微课资源的需求。作品制作是帮助学
生构建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加强知识认知水平的教学类型。在
制作个人信息技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得以提高,
操作水平得以提升,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加深。在作品制作
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此,教师要慎重选择微课资源,
按照学生的需求发放微课资源。微课资源的内容不能过于全面,
“片面”的微课资源具有强大的针对性与创意性。教师为学生准
备丰富的微课资源,让学生按需取用,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中快
速完成个人作品制作任务。
(二)考虑微课资源应用效果,专注微课制作细节
第一,关注微课资源的制作方法与基本信息要求。微课的
主要表现形式是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计算机
设备组织学生应用微课资源。制作信息技术课堂中所用微课时,
教师最好利用屏幕录像软件对自己的操作过程以及声音进行录
制。考虑到微课视频中配音的清晰度,教师最好选择安静的房
间录制微课资源。
计算机操作流程是录制的主要对象,知识点的讲解为次要
内容。如果在操作中涉及到文字以及表格,教师要关注视频的
分辨率,分辨率不能低于720x576这样标准的分辦率。视频的
码率也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达到 1 Mbps以上。如果视频
的码率分辨率过低,会影响微课视频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
生的视力发展。同时,在制作徽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
微课视频的体积大小。教师个人制作的微课视频达不到电影的
录制标准,因此,在录制视频时稍微降低帧数,能够让帧速保
持在十二帧每秒以上,就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二,为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微课视频配上字幕。对于学生
来说,字幕十分重要,除了要配上目标与小结字幕之外,整个
过程都需要为学生搭配必要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认识到操作要
点。文字具有连续性,能够让学生通根据自己的需求转换到微
课视频的任意一个时间节点。学生通过字幕了解微课的内容,
边看字幕一边观察教师的操作,听教师的讲解,能够提高个
人信息技术的学习效率。
第三,把握好微课视频的时长与内容。一般来讲,微课视
频的时间最好控制在5到8分钟。在课堂中利用较短的一段时
间让学生明确解决信息技术学习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
效性。微课视频的内容要具有单一性,教师不要将几个信息技
术知识点罗列在同一个微课视频中,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微会视
频准确的了解某一个知识点,客观认识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能
力,才能让微会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小结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
社交媒体越发丰富。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能
够满足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
学习进度。将微课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帮助
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课上自主思考、课后努力复习,能够全
面提高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韩国栋激趣,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轻松高效[J].学周刊,
2017(09).
[2]李晓文.从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发现好动学生的电脑技
术方面的优勢潜能——如何利用吓赤子(下旬),2016(06)
[3]赵一兵,如何驾驭初中信息技术课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12)
[4]丁亚山.分组合作任务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J].中小学电教(下),2014(02)